岩心流动分析是石油工程中用于评估储层岩石物理性质及流体流动行为的重要技术。通过模拟地下的条件,研究者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油藏的行为,从而优化开采策略。本文旨在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份详尽的操作指南和维护建议,以确保岩心流动分析仪器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一、准备工作
环境准备:确保实验室环境清洁、干燥,并且温度保持在15°C至28°C之间,湿度控制在40%到70%RH。
材料准备: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岩样、标准液(如盐水或原油)、气体(如氮气或二氧化碳)等。
安全措施: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实验服、手套和护目镜。熟悉紧急情况下的处理程序。
二、岩心流动分析仪的操作步骤
开机前检查:
检查所有连接是否紧固无误,特别是管路连接处是否存在泄漏。
确认电源线连接正确,并且接地良好。
预热设备:
开启仪器主电源后,让系统预热至少30分钟,以保证各部件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设置参数:
根据实验需求设定合适的温度、压力等参数值。
输入正确的岩样信息,包括长度、直径以及预期的渗透率范围。
装载样品:
小心地将准备好的岩样放入测试腔内,注意不要损坏岩样的完整性。
关闭并密封测试腔门,再次检查是否有泄露现象。
启动实验:
在确认一切就绪之后,按照屏幕提示启动实验流程。
实验过程中密切监控各项指标变化,必要时调整参数设置。
数据记录与分析:
定期记录关键数据点,如压力降、流量等。
使用专业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生成报告。
三、岩心流动分析仪的日常维护
定期清洁:每次实验结束后都应清洗测试腔内外部,避免残留物质影响下一次测试结果。
更换耗材:根据制造商推荐周期及时更换滤网、密封圈等易损件。
校准检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校准,保证测量精度。
四、故障排除
遇到问题时首先参考用户手册中的常见问题解答部分;如果无法解决,则联系售后服务部门寻求技术支持。切勿自行拆解修理,以免造成更大损害。
遵循上述指导原则,不仅可以提高岩心流动分析的质量与效率,还能延长岩心流动分析仪使用寿命,为企业节省成本。希望每位使用者都能从中受益,推动相关领域科研工作的进步与发展。